工匠风采丨“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 姚启明

时间:2023-03-31浏览:1306

为积极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职工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上海工匠学院广泛吸纳劳模、工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聘请他们为工匠导师,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指导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指导开展创新成果管理等。


今天登上本栏目的工匠导师,被称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上海工匠”姚启明。

姚启明,现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汽车联合会许可唯一的中国赛道设计师。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不到20年间,带领团队设计了各种类型的赛道100多条,拥有创新成果60余项,创造了30余次“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中国赛道应由中国人设计

2004 年,F1 首次登陆中国,当时姚启明正准备去美国读博士。当她得知中国当时仅有的 1 个赛车场和在建的 3 个赛车场全部由外国设计师设计时,强烈的民族尊严感瞬间被激发,于是,一个大胆的梦想在她的脑海中浮现——中国的赛道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设计。

2004 5 月,姚启明成为上海 DTM 国际汽车街道赛道的总设计师。2005 年,国家体育总局把设计长春赛车场的重任交给了她,她翻遍了国内外的网站和书刊,除了国际汽联的安全指导,并没有适用于专业赛道的规范和标准。于是,她写了一封邮件给国际上著名的赛道设计公司,询问永久性赛道有什么规范可以参考。几天后收到了回复:“非常遗憾,永久性赛道设计参考什么规范也是我们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只要你付费用我们可以来设计。”

 “这封信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姚启明从此放弃了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念头,开始了在赛道设计领域拼搏的征程,完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赛道安全模拟系统的研发。从此,中国正式具备设计永久性国际赛车场的资格。


把赛车场当成自己的孩子

2009 年,姚启明来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一名基层的设计师,继续她的赛道设计;同时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继续赛道设计理论的提升和赛道研究成果向道路安全领域转化的探索。

 “赛道设计,与生命息息相关,不能有半点杂质。”姚启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业信仰和社会责任,当欧美同行把每一个赛车场当成“生意”时,她却早把每一个赛车场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赛道设计大有学问,姚启明用了六年半年时间完成了赛车行驶轨迹算法方向的博士论文,期间除了研究赛道,还要研究赛车的性能参数、赛车手的驾驶行为,努力把赛道设计还原到了赛车真正驾驶过程中任何的千分之一秒。

前进道路上的辛苦付出,常人难以想象。武汉赛车场是姚启明最难忘的项目之一。她说:“武汉赛车场,又是一个几乎倾注了我所有心血的孩子。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在我进产房前的一小时,深夜 11 点,仍然蜷坐在电脑前为武汉赛道做仿真计算;孩子出生后一周,武汉赛车场的投资方直奔家中,我开始坐在床上,手捧着电脑继续赛道的设计优化工作,以致右眼因劳累过度长满囊肿。”


30余次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在姚启明的眼里,奋斗就是追梦的姿态。十几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汽车运动的前沿,设计了赛道 150 余条,创造“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30 余次。60 余项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确保了按照姚启明团队设计建设的赛道没有一例恶性事故,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建设成本。

为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姚启明也将自己近 20 年的成果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众,带领团队启动了起草行业规范、制定行业标准、开展行业研究、编著行业专著、培育汽车文化、建立行业智库、加速成果转化和公益科普等工作。

20 年的赛道设计经验和 6 年半的博士研究生涯,让姚启明对汽车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找到了从赛道设计到道路安全的技术路径。2020 年,姚启明组建的国内首个指挥交通安全驾驶工程中心在科委获批。“从汽车运动中驾驶人的视角出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安全驾驶训练体系,帮助每年 2700 万新手驾驶员,提高本能应对突发事件、避免恶性事故发生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我的新使命。”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