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风采丨能源管家的领头羊 谢邦鹏

时间:2022-11-25浏览:754

在这座让工匠精神焕发时代光芒的上海工匠学院里,有一支师资力量强大的特聘教授队伍,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中发光发热的同时也致力为工匠学员传道授业解惑。


今天登上本栏目的特聘教授,被称作“能源管家的领头羊”。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谢邦鹏。

谢邦鹏,现任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主任兼数据管理组组长。十二年来,他扎根基层电网运检与客户服务最前线,始终坚持简单的事用“心”做,以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奋进状态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


"学霸""学生"

说起谢邦鹏身上的标签,做一线电力工人的“三清博士”是他留给大众最深的记忆。从小,谢邦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在达成“三清博士”的成就后,他没有选择曾向他抛来橄榄枝的高薪、高福利职务,而是谨记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的寄语:“高学历人才立足一线是造就精英之正道。”选择了一个颇让人感到意外的岗位—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从一名一线的电力工人做起。

没想到的是,要从一线工人做起,当时内心也有过落差有过挣扎,谢邦鹏说。一开始,谢邦鹏对自己的专业基础很有信心,可现实马上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第一次到现场,他发现自己不懂设备操作、技术规程、作业流程,甚至听不懂师傅的上海话,只能傻傻地旁观。谢邦鹏决定从头学起,他成为班里拧螺丝、接线头、看图纸、做笔记最多的人。

2009年上海世博会备战阶段,一些用户站的资料残缺不全,给电网安全埋下隐患。而谢邦鹏采用的排摸方式很“简单”也最可靠—把浦东世博区域各站点的全部供电路径走一遍。为了用好这个“笨办法”,他坚持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开展实地排摸,一身泥一身汗,硬是用双脚“丈量”出浦东世博区域全部代维用户站的供电路径,精确绘制出数千条线路接线,成为世博保电的“活地图”。


"抱怨""专利"

2011年,29岁的谢邦鹏当上了继保班的班长,开始带领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共同前行。他一直思考着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班组的工作效率。而在他们班组工具包里,一根10多厘米长钢管样、被称为“套筒”的工具正是谢邦鹏创新的缩影。

说起这个“套筒”,源自于一次现场师傅的抱怨。原来,在调换电磁继电器时,因为螺丝的“腿”太长了,用钳子拧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时间久了,谢邦鹏留意到师傅们的抱怨,他开始琢磨:是否能设计一个顺手的工具呢?随即,他就带领团队开始了设计,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开发出了一套电气化组合式装卸工具。而就是这个简单、小巧的套筒,解决了一线工人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年的大麻烦,拆一套设备就能节约1小时。

而谢邦鹏带领团队的发明创造远不止这一项。作为谢邦鹏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坚持“简单事情用心做”。短短几年内,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创了多个国内“首套、首次、首个”。国内首套用于配电线路的动态增容系统;国网首批试点建成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等等……现今,谢邦鹏团队拥有专利50多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0多篇、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


"供应""服务"

2018年,国网公司首家能源服务中心—张江科学城能源服务中心成立,谢邦鹏是这个新团队的“领头羊”。


张江作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科技型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集聚,传统的供电模式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向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套餐,打造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张江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新冠疫情发生后,谢邦鹏敏锐地意识到,从企业能耗数据的角度掌控企业复工情况,最能准确反应真实情况。他和团队基于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得出了复工电力指数,直观体现区域整体、各类行业以及重点企业的复工情况。去年217日,《浦东新区企业复工情况分析报告》出炉,覆盖浦东7大片区、18个行业、7212个高压用户,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现在,谢邦鹏再次主动跨前,协同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升级上线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主导研究“智慧用能”用户解决方案。 


来源:中工网、新浪网等


返回原图
/